儿童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作为对儿童教育有着巨大热情的丰子恺,他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也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分析研究这些特色,有助于理解丰子恺“人生艺术化”思想的精髓。
(一)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丰子恺有着独特的认知。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儿童走进美的世界;在于借用艺术教育的手段,让儿童能够认知周围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之为“美”;在于借用儿童善良纯真的本性,向“人生艺术化”的人生终极理想迈进。
艺术是帮助人们实现精神理想的重要手段。在丰子恺的教育生涯中,儿童艺术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能发现丰子恺对儿童的本性曾有许多描述,例如:“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田“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思,都与我们不同,是人生自然的另一面。等等。这可以看作是他对于儿童的一种本质认识。儿童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儿童通过教育获得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生活,这也是丰子恺对于艺术教育所抱有的真正信念。在丰子恺看来,“同情心”“童心”“艺术心”是儿童艺术教育三个重要的范畴。“真”“善”“美”这类艺术生活理想相互交融,进而和谐统一。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艺术以及理论教育手段,使儿童变得富有“同情心”“童心”“艺术心”,从而给予儿童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得儿童的人格健全,这便是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真、善、美就是知、情、意。上述三点缺一不可,只有完全融合才能真正达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儿童艺术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艺术手段获取艺术技艺,使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具情趣化,还可以在具备了“真、善、美”“知、情、意”的同时,使人生圆满充实。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观不仅紧扣时代,而且对当今儿童教育也有启迪意义。
丰子恺将儿童充分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地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其儿童艺术教育,以塑造儿童纯洁的心灵为主要诉求。他重视通过用艺术教育的手段,来了解儿童内心的情感。在他的心中,儿童往往成为了他所崇拜的对象。他甚至认为只有儿童才能够“合格”地称之为“人”,在儿童的世界里,含有“本真”和“纯真”,他们的内心不含一丝杂质,将世间的万物都幻化成美好之物,没有世俗的成分。成人则不然,他们见过世间的百态,经历生存的背景不同,必定会改变他们最初的性情与纯真。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落脚点则是在对儿童进行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教会儿童合理认清现实世界的同时,更关注使儿童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维持一种天性的本真和无暇的心志。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够健全人格,才能使艺术教育更好地落实下去。
所以,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就是以艺术手段塑造儿童纯洁的内心,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从而最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是以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并通过艺术最终成为“完整的人”,从而达到“人生艺术化”的目的。
(二)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特色
首先,厘清了“绝缘”与童心之间的关系。丰子恺在《关于儿童教育》中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思,都与我们不同,是人生自然的另一面。这态度是什么性质的呢?就是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对待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之‘相’。我们大人在世间辛苦的生活、打算利害,巧用智谋,已久惯于世间的因果的网,久已疏忽了,忘却了事物的这个‘相’,孩子们涉世不深,眼睛明净,容易看出,容易道破。“绝缘”俨然成为了丰子恺在从事儿童艺术教育时的认识基础。“绝缘”理论的提出给儿童艺术教育圈定了一个合适的范围,使得儿童艺术教育变得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切断了艺术与功利主义、艺术与科学间的关系,艺术不应再受功利主义、事物性驱使,艺术应本属于纯粹,以使审美主体排除自身的占有欲和物质属性,去以一种“本真”“纯真”的心态对待世间。
其次,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特色是其所谓“纯真心”。在丰子恺的眼里,孩子就是具有天生的纯真之心的“艺术家”。他在《艺术的眼光》一文中指出:“艺术家就同孩子们一样眼光吗?我郑重地答复你:艺术家在观察物象时,眼光的确同儿童一样;不但如此,艺术家还要向儿童学习这天真烂漫的态度呢。”曰所以,在丰子恺看来,对于儿童的艺术教育,同样也要做到与成人教育的区分。儿童天真烂漫的情怀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艺术熏陶,从而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人生艺术化”的目标。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是身体一精神一心灵的全方位教育,其最终目的也是塑造纯真的艺术心灵。
再次,“趣味性”是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的另一特色。“趣味性”的实施有助于儿童艺术教育效果的进一步呈现,也可以说是儿童艺术教育的润滑剂。梁启超认为趣味主要有四种形式:“劳动、游戏、学问、艺术。”困在梁启超看来,游戏是实现趣味性的一种方式。丰子恺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儿童艺术教育应将“趣味性”与游戏直接联系起来。他提到“儿童的游戏,犹之成人的事业。现世的成人与儿童,大家多苦痛:许多成人为了失业而苦痛,许多的儿童为了游戏不满足而苦痛。在儿童艺术教育中,丰子恺将游戏作为实现其“趣味性”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实践恰是进行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良好方式,值得提倡。
儿童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人格,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从而以艺术生活实现艺术人生。儿童艺术教育与“人生艺术化”的实现不可分割,对人的一生教育起到了先决的作用。同理,就艺术教育而言,儿童艺术教育对人一生的艺术学习、艺术品格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使人的一生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艺术的生活,即“人生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