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基础产业培养一线劳动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必然会影响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与质量,进而直接影响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转化水平。农林类高职教育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农林类职业教育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歧视、农林行业内部对本行业偏低的认同度、农林类高等职业人才需求相对下降的趋势等危机,影响农林类高职学生就业,势必给农林类高职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农产品国际贸易放开、国内农产品贸易电子化,国家对高层次的农林职业人才有更大的长期需求,这就导致农林高职学生面对更为复杂且多变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农林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厌学现状将直接影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关于学生厌学的研究,国外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厌学产生的原因。Atkinson等认为不同的动机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就会产生渴望和热情的情绪状态;如果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就会产生焦虑和担忧的情绪状态;心理状态会影响学习效果。 Weiner将成功归因为个体的内部能力和努力产生与成绩有关的积极情绪。Daniels等对成就目标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那些追求高掌握目标和同时追求高掌握、高成绩目标的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高兴情绪,报告了较少的厌倦情绪。实证分析证明,具有责任感、外向性、稳定性及随和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的驱使下有较大概率取得高GPA ( 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l从数))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认为所有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而课堂未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
尽管已有研究从场域、选择理论、消费者主权叫等理论出发对学生厌学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因为学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国内对于农林类职业院校学生厌学原因的分析文献较少,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一般性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问题。因此,笔者将探讨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并且在学校环境、班级环境、自身因素及家庭因素中明确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细化职业教育学生厌学的责任,试图调动学校、班级、家庭及社会资源,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1.1调研地介绍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学院属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运城市人民政府管理。学院现有在校生2 182人,除在职学生,目前在校学生有1 500多人。生源以山西省为主,先后在周边8个省区招生;学生类型主要有5类:对口升学、普通高考、自主招生、预科生及在职生。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
目前学院设三系一部:农林与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技术系、基础教学部。开设11个专科专业: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应用英语、计算机硬件与外设、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其中,园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2变量选择
已有研究总结出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包括:对学校不满、学习困难、缺乏兴趣、缺乏意志力、就业前景mo;社会不良风气、宽松的学校管理、不科学的教学体制和课程考核、不完善的评奖评优机制、匾乏的人文关怀、陈旧的教学内容、落后的教学方法等因素;更有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学习目标和动机缺失、专业不感兴趣、关系失衡、资本匾乏、规则游离,以及缺乏消费者主权意识叫、专业承诺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高明认为高职生厌学情绪较严重,并存在性别、年级等差异。
根据已有文献,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及消费主权理论,研究选择厌学程度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含6个维度:自身能力、目标、家庭条件、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及身份。其中自身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心理健康程度、是否恋爱、网瘾、自控能力、是否为班干部、工作经历、是否有兼职;目标包含学习目标和家人期望;家庭条件包含每月的生活费、父亲职业、母亲学历、是否为单亲家庭、家庭和睦程度、电话费;班级环境包括班主任负责程度、同学关系、班级氛围、舍友关系及班级活动频率;学校环境包括学校惩罚程度认知、课程喜欢程度、课程合理程度、课程满意程度及后悔程度;身份包括生源类型(对口升学、普通高考、自主招生及预科生)、籍贯、户籍(表1)0
1.3样本描述
选择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调研地点,结合该校1 500多名学生的现状,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样本,约310份问卷,其中有效样本为300份,样本合格率达%.77 %。
分析学生厌学程度,其中64名学生没有厌学情绪,92名学生有轻微厌学情绪,131名学生有一般程度的厌学情绪,10名学生有较重的厌学情绪,3名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总体看来,厌学程度达到一般及以上的学生达到总样本的48 %,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达到236名,占总人数的79 %。
2实证分析
2.1有序Logit模型介绍
该研究中,学生的厌学行为分为“没有”“较轻”“一般”“较重”“严重”5类,因此采用多分类有序Lo}uit模}}J来分析农林类职业高校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多分类有序Logit模}}J的基本形式如公式(1):
式中,y.代表农林类职业高校学生对自身厌学程度的评价,给y.赋值(J=1,2,…,n),n是农林类职业高校学生对自身厌学程度的个数;*,表示影响学生自身厌学程度的第i个因素(}=1,2二,m,m是影响因素的个数。建立模型见公式(2):
式中,pi是农林类高职学生厌学程度的发生概率,pi -p(y-力}J=1,2,3,4,5(分别代表“没有”“较轻”“一般”“较重”“严重”5类);(*,,*2,…,*。)rs}xi}xz} "}xm}表示一组自变量,例如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及网瘾等;ai是模型的截距沼是一组与*对应的回归系数。在得到ai和a的参数估计后,某种特定情况发生的概率就可以通过公式(3)得到:
2.2估计结果
运用Stata14.0软件对300份样本数据进行多元有序Lo}uit统计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与质性研究结论给予一定解释。首先考虑所有变量对③式进行估计;然后依据相伴概率值,采用反向筛选法逐渐剔除不显著的变量,直到所有变量都在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得到模型2所示的回归结果;模型1放入全部变量的Dr<lere<1 Lc呼t模型;模型3放入专业虚拟标量,其中基准变量是会计专业(专业6)。
根据模型结果,3类模型具备较好的拟合效果。结合模型1,2,3,研究表明:学习时间、是否恋爱、是否是班干部、工作经历、兼职、月生活费、母亲学历、家人期望、电话费、班主任负责程度、同学关系、班级氛围、舍友关系、学校惩罚程度认知、课程喜欢程度、课程合理程度等变量与自变量对厌学程度不存在显著作用。这说明以上因素不能被证明为影响农林类高职学生的主要因素。根据访谈结果,对比3类模型,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班级活动频率及学习目标对学生厌学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抑制作用;但是,入学后的后悔程度、网瘾、家庭教育严厉程度又显著地导致厌学行为。根据模型3,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专业4(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厌学可能性显著低于专业6会计专业。基于此,该研究进行回访,经过深入访谈得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实际厌学情绪低于会计专业学生。但是,因为这种现象源于就业压力大及学科特点,该专业的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否则较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即这是一种被外部环境逼迫的结果,所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后悔程度较高。进一步讨论家庭条件对学生厌学的相关性,选取厌学程度与生活费、父亲职业(分类变量)、母亲学历、是否为单亲家庭、家庭和睦程度、家庭教育严厉程度、电话费进行相关性分析。
除去父亲职业,表5说明家庭因素与厌学程度相关性较弱。为进一步分析家庭因素与厌学程度的统计关系,需要展开父亲职业变量,依次对比5类父亲职业条件下学生的厌学程度、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心理健康、网瘾、家庭教育严厉、学习目标、后悔程度、生活费、母亲学历(表6)。研究发现国企与公务员子女的学习能力、厌学程度、自控能力均显著优于个体户、事业单位及农民子女;并且,国企与公务员家庭母亲学历及提供的生活费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与现实及文献中的高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物质及教育资源隋况吻合。
根据表7对7类专业现状描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厌学程度最低,仅为2.074,即为“较轻”的层次,且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后悔程度最低;食品营养与检测厌学程度为2.148。户籍比率说明,农村学生更偏好就读计算机这类更容易就业的专业,对于涉农专业(如农业经济管理、饲料与动物营养及兽医专业)偏好程度低。根据该研究的访谈部分,该统计结果得到了充分解释;并且在涉农专业中,农业经济管理及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学生的后悔程度最大。在进一步访谈的过程中,兽医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存在转变过程—入学前的低期望到入学后的相对满意,产生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就业机会的重新识别。因此,出于提高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口的,学校应该更多地为农村学生提供就业容易的专业(比如计算机专业)学习机会。
3 结论及建议
根据模型1,2,3显示的结果: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班级活动频率及学习目标对学生厌学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抑制作用;但是,入学后的后悔程度、网瘾及家庭教育严厉程度又显著地导致厌学行为。
学校层面的改进应该聚焦于学习模式推广、专业宣传、心理辅导、实习及就业支持、课程改革、奖惩制度完善等方面。学校应该尝试推广较好的学习方法,做好专业认知辅导,以减少学生对学校及所学专业的负面认知情绪。在实习及就业方面拓宽渠道,借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实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给予学生心理及求职辅导,同时构建学校、校友及在校学生关系网络,缓解学生求职、就业及维权压力,增加学生归属感。结合学生访谈,学校及班级应该举行适度的有益于学生的活动,如技术竞赛(计算机、会计及兽医专业等)。表1中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及合理程度的评判均值分别为2.873 ,3.807,进一步访谈中得知一些课程“没有什么用”,表明学校需要在课程改革上投入精力,并且改变学生对某些课程的认知,强调他们的修养类课程的长期作用。在表1中,学校对于考试不及格惩罚力度的均值为2.827,低于一般水平,结合学生访谈,学校需要完善奖惩措施。同时,考虑到学生提及的部分班主任不负责的现状,学校应构建竞争性选择机制叫。
在班级层面的优化应该落实在班主任负责制度改进、班级管理、宿舍管理、集体活动、与家庭对接等方面。表1中班主任负责程度、班级氛围及班级活动频率的均值分别为3.567 ,2.993 ,2.947,证明班级层面的改进空间较大。考虑到学生的自控能力仅为“一般”(3.110 ),结合学生与班主任的访谈内容,班主任与家庭仍然需要进一步对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把握学生性格,重l从关注问题学生,运用管理理论(如激励理论),以便高效地为学生及班级服务。根据该研究统计数据,大约有10%的学生打算毕业后升学(专转本、考研、读博),并且这类学生的厌学程度仅为“较轻”程度,对公共课有较强的需求;按照学生生源类型分类,“对口升学”类型学生的厌学程度较低;但是,那些毕业后急需寻求工作机会的学生更渴望学到技能,所以班主任及学校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合理需求,建立学生选课制度,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农林类高职学校转型,改善学校配套设施,搭建学校与政府及市场的信息平台,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提供政策及法律支持,为学生减轻就业压力,让学生(特别是涉及农林的专业)安心学好技能,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