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成人教育目标的伦理之基,旨在降低工具理性主义对成人教育产生的影响,实现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指导,乃至于二者的协调平衡。因此,成人教育在设置目标过程中,需要消除上述异化,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
(一)以完善知识结构与创新精神为教育目标
成人教育目标设置过程中,需要谋求帮助成人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不能单纯地依照“当前取向”,即只是满足于帮助成人解决当前的各种问题;更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中确立未来取向,即注重对前瞻性知识的强调,更为看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受教育者获取完备的知识,得以持续发展。
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知识社会是世界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社会中,原本人们较为看重的学历与证书变得无关紧要,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则成为社会发展最为看重的要素。对此,成人教育也需要实现转变,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注重成人能力的塑造。对于成人来说,单纯的勤奋好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需要在具备完备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包括自学与自修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做人做事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实际上,早在1979年,罗马俱乐部就曾形成一份题目为《学无止境》的报告。这份报告强调:现代社会发展日益增速,成人的继续社会化就需要注重两方面:一是“维持性学习”,这种学习主要是对以往的发展进行审视、对当下的变革予以适应;二是“创造性学习”,这种学习则是面向未来变革的学习。与第一种学习相比,创造性学习集中表现在前瞻性与主体性两个方面,即成人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对以往落伍知识的学习,而是应当看重“如何学习”。因此,成人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不仅仅需要在特定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需要人们对相关专业以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予以了解,乃至于融会贯通。这是因为21世纪的发展是综合、平衡、全面的发展,所以,成人教育则需要依照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谋求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对此,成人教育机构要把握机遇,积极实现自我变革,使得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受限于专业结构,不再停留在静态的知识学习或者职业技能的训练之上,而是从终身学习、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等角度,深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强调道德素养的提升与人文关怀
成人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受教育者伦理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强化对其的人文关怀,以消除现有教育目标中的片面化色彩。对于成人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时,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学生,还是一个正在工作、生活的社会成员,因此,就需要注重自我伦理道德素养的有效提升。
教育哲学家彼得斯·谢弗勒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目标与伦理目标,其中,认知目标着重于对“受过教育的人”的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具备以下特征: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门技能,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以概念图式为主要表现形式;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说,应当掌握大量充满活力的认识,这些充满活力的知识够使得受教育者形成较高的推理能力,继而对个体的信仰、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从价值准则的角度来看,在面临不同类型思维方式时,应当信奉特定的价值准则:最为重要的,“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具备认知透视力,即在看待各种事物时避免狭隘眼光的存在,充分意识到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彼得斯·谢弗勒认为,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还要强调其道德教化性,彰显教育的道德教化价值,从而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拥有特定道德性格的成人。与之相类似,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十分强调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中的伦理道德性,认为幸福至善既是个体的“善”,又是社会的“善”,是个体与社会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假如成人在接受教育时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无法辨清是非善恶,那么其能力越强越会给他人造成越大的伤害。
成人教育在强调受教育者伦理道德素养提升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引导个体不断提升自我道德水平、升华自我人生境界。实际上,一个确立终身学习信念的人,不仅仅只是注重自我知识素养的提升,还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社会上拥有自我的特定身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由此也积累着特定领域的经验、知识、文化素养等,进而对其人生态度、个性发展以及未来方向的抉择产生影响。对此,成人教育对人文关怀的强调,不仅仅是提高个体对未来世界的认知水平,还要努力提高其人生境界,引导个体实现知识人与高级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三)扩大成人教育的社会覆盖面
欲彰显社会的教育公平,就需要充分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政府就需要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正当与全面,为实现教育公正提供坚实保障。
成人教育是提升广大民众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保障教育公正性、向民众提供均等教育机会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设置成人教育目标过程中,扩大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此,著名学者贺拉斯·曼曾经谈过:衡量科学文化造福社会的程度,并不能单纯看待这个社会上拥有高深知识的小部分人,而是要更加看重广大人民群众能否掌握足够知识。诚然,成人教育目标设置过程中不能为谋取短期利益而单纯指向少数人群,而是需要扩大社会覆盖面,凸显教育的大众色彩,提升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性。
实际上,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在成人教育方面需求较大的不仅仅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经济基础雄厚以及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是更大多数的社会群体。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人需要接受成人教育。但是,这些人群往往在成人教育中被忽视掉,他们就是成人教育资源享用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成人教育需要将全体社会成员纳人教育目标范围中,而非只是关注少数的“精英群体”,要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全体成人的教育,成为平民大众提升自我知识水平、道德素养并走向终身学习之路的大众教育,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