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loving of learning)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其重要性可以与具有西方哲学精神特色的“爱智”( the love of wisdom)相比。孔子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的“好学”,“好学”一词在《论语》中多次出现。从字面解释,“好学”指热爱学习,喜好学习,以学习为乐。孔子学生众多,但他极其吝音做“好学”之评价。得到“好学”评价的仅颜回一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除了自己的学生颜回,在孔子心中能够称得上“好学”的,还有一人。子贡曾经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围之所以被称为“孔文子”,源于其爱好学习,谦虚下问。孔子经常被学生以及周边的人称为博学多识之人,但他自己评价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会有像自己一样既忠心又诚信之人,只不过不像自己这样好学罢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信之人有很多,但称得上“好学”之人的极少。那么“好学”在孔子思想中究竟代表什么?
从《论语》全书以及孔子对颜回、孔文子和自己的评价可以看出,“好学”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热爱学习,更是一种品德。颜回好学,体现在人格上是平和不迁怒他人;孔文子好学,在于其不因为对方比自己地位低下或者学识比自己少而放弃向他人的请教;和孔子一样忠实诚信之人有很多,但孔子胜在爱好对学问的追求;等等。这些描述都体现了孔子已经把“好学”提升到人格品德的层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个人品行的发展方向。《论语·阳货篇第十匕》第八章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清晰地体现了“好学”对个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喜欢仁德,却不爱好学习,容易被人愚弄;爱耍小聪明,不知道学习,就容易放荡,失去根基;诚实却不爱学习,容易被人利用;勇敢,但轻视学习,就容易闯祸;刚强,却不爱学习,就容易养成胆大妄为的性格。在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好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祛码。只有努力做到“好学”,人生的天平才不至于摇摆、倾斜。
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激情与欲望。他认为欲望占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而且本性是贪得无厌的,它喜欢财富美色,追求日腹之欲,渴望达到肉体的最大快感。欲望在灵魂中常常企图越过自己的职位去支配理智与激情。如果理智和激情被欲望支配的话,生命就会失去平衡,遭遇毁灭。只有当理智担负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都服从它的领导而不反叛,三个部分才会正常运作,一个人才不至于出差错。这与上述孔子和子路的那段对话不谋而合。“好学”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上升到哲学层面,类似于西方哲人所推崇的“理智”或者“理性”。勇敢、刚强、诚信等一系列品质是人心灵中激情与欲望的表现,只有在“好学”的引领下,一个人才能平衡内心的各种冲突,成为一个真正智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