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艰巨的任务。当前,党和政府正在举全国之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而高校贫困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农村贫困家庭。从宏观角度来说,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扶贫工作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各地方政府、各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措施,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由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生活补贴及减免学费”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这套完整的资助体系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所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帮助贫困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然而,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心理贫困,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各高校也逐渐把心理扶贫作为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方面主要采取辅导员队伍谈心和提供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贫困生缓解精神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心理扶助手段,试图从全方位、多角度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帮助其健康快乐地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作为价值观,主要是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专业技巧来开展的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而来。专业的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等西方国家,最初是以救济和慈善事业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的。它旨在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理论支持、价值观念以及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大基本理念:尊重与平等的理念、助人自助的理念、服务至上的理念。它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专业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的社会工作是各高校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新思路。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讨论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对做好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为了解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笔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运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向7所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共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67份,回收率是95.3 %。调查对象主要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专业的高校贫困大学生。问卷采用SPSS18.0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经统计分析,男同学比例为42.9 %,女同学比例为57.1 %。年级构成中,大一占45.4 %,大二占14.2 %,大三占13.8%,以及毕业班学生占26.5 %。贫困生来源中,来自城市的有23.7 %,来自县城的有20.2 % ,来自乡镇的有11.7%,以及来自农村的有44.4 % o可见,农村地区仍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一)自我认知显迷茫
自我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和洞察,包含对自己的观察与评价两方面。其中,自我观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各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人格特征的判断和评估。个体的自我调节是以学会自我评价为重要条件的。如果个体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经常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往往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丧失对生活、对他人以及对世界的信心,通常表现为遇到事情变得畏缩不前;相反,假如个体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也会导致自身的骄傲自大和盲目乐观。因而,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就是个体如何恰当地认识自我和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作为个体,贫困学生只有全面客观地自我认知,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在接受笔者调查的贫困学生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在强迫、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等方面的得分总分均明显高于没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这些导致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不够全面,略显迷茫。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则是自卑。自卑是个体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以及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态度体验,通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方面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贫困学生受家境贫寒的影响,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匾乏。外界虽然给予帮助,但同时也多用同情的目光来看待他们,把他们定义为弱势群体。这些均使得他们认为自己低人一等。长此以往,这种“贫困生”的烙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最终导致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
其次,敏感也是困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之一。敏感主要是指过度地在意细节带来的感受和变动,容易将其放大,投射到自己身上并做出反映。受上述自卑心理影响,许多贫困生敏感多疑、内心脆弱,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易受小事和外界评价的影响,给自己造成苦恼,引起自我否定,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最后,焦虑心理。焦虑通常是指因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毫无根据的恐慌。主要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交织形成的复杂情绪反映。具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在面临外界压力或者即将来临的压力时,主观上感到精神紧张或惊恐。有些因素导致他们过度焦虑,焦虑成为困扰贫困生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影响对自我认知的迷茫。
(二)人际交往遇障碍
大学是大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为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大学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同伴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同辈群体关系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满意度。因贫困生自卑心理和敏感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从主观角度来看,贫困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融人集体,希望与他人交流,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经济压力,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或者在交往过程中,逐渐脱离群体,把自己孤立起来。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封闭的心理,不愿和他人接触,甚至把别人的关心也看成冷嘲热讽,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了一堵无形的墙。
(三)学业就业有压力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时期所享受教育资源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基础不足。再加上家庭经济压力,无力购买一些学习用品,缺少学习的硬件设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带着这种起点上的差距,他们经过自身不懈努力,走进了大学校门。面对家庭经济的压力,他们期待用优秀的学业成绩获取奖学金,回报父母。但是,受自身学习能力和周围同学的影响,有的贫困生虽然刻苦努力,但成绩没有太多改观;有的贫困生忙于赚取学费,无暇顾及学业;有的自暴自弃,学业成绩往往并不理想,逐渐陷人了生活困难、学业不理想的双重困境。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贫困大学生受个人能力、学业成绩、社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其就业问题更成为问题中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毕业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可能由于就业等新的压力到来,导致大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很多贫困大学生把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希望,面对就业难的局面,更容易产生消极应对的心态,导致心理压力。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扶助工作的局限性
贫困生心理问题已然引起各高校的广泛关注,把其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采取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辅导员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心理援助。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帮助贫困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做法在预防和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局限之处。
一是对心理扶助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尽管大部分高校对心理扶助工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具体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性,尤其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把主要精力仍然投放在物质扶助方面。有些心理扶助工作甚至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还有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去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二是受限于辅助者个人的工作能力。我国高校为贫困生提供心理扶助的主要人员是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因此扶助者个人的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到扶助效果。辅导员个人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专业知识不一定对口,对贫困生开展心理扶助工作时采取的多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三是心理扶助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在开展心理扶助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开展工作,工作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被扶助者只是被动地参加一些帮扶活动。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心理扶助工作的优势
如上文所述,当前,对高校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扶助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社会工作的介人反而具有一定优势。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具体到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介人,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贫困大学生恢复、改善、发展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在充分考虑贫困生个人需求的前提下,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协助高校贫困生妥善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促使其通过“自助”的方式改变弱势地位。社会工作还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促成学校一贫困生一家庭一社会的良好互动及合作,为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