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概念与形式
1.1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提出
在2022年冬奥会申办过程中,“冰雪进校园”设想就被提出。中国代表团在申奥陈述中强调,中国奥委会正在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计划,并将持续实施“百万青年上冰雪”、“冰雪阳光运动”等推广项目。申奥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推行“校园冰雪计划”,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明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教学。就北京而言,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一2022年)》中,扩大青少年冰雪运动的覆盖面被列为重要任务,并单独制定了《北京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
“冰雪运动进校园”正是围绕“三亿人上冰雪”这一计划开展的。是以校园中的青少年为参与主体,培养冰雪运动的锻炼习质,让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体育魅力,激发梦想和热情,从而带动冰雪运动发展。此外,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工作关键是冬奥项目重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青少年后备力量。冰雪进校园活动是夯实我国冬奥会项目发展基础的有效手段川通过政策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冰雪运动,形成人数众多的青少年冰雪爱好者群体,为冬奥项目发掘和培养有天赋的人才,提高项目成绩,同时推动三亿人上冰雪。
1.2 “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形式
在冬奥会的筹办背景下,北京作为实践校园冰雪的核心地区,自2016年9月开始在全市16个区的中小学全面普及与冰雪相关的活动。各中小学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冬奥主题活动、有区域特色的冰雪运动、在课程中增设冰雪教学内容、组建冰雪社团,带动青少年参与冰雪。羊坊店中心小学延续了多年的奥林匹克教育成果,开创了“冬奥少年体验先锋营”,自制器材带领学生体验冰雪项目。此外还有冰雪明星进校园,如黄城根小学邀清花样滑冰冠军为学生讲授冰雪及冬奥知识。以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青少年接受校外冰雪运动机构的专业培训的形式。2016年12月,昌平区政府联合一如体育、太野极限两家俱乐部启动了青少年冰雪项目。由俱乐部的专业人士在校园中讲授滑雪项目技巧和常识,再通过实地体验,让学生掌握滑雪技能。这种形式中实现了政府与学校的结合,也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作用。
进校园的实质是“进”与“出”的结合。在校园内讲授理论知识,在冰场、雪场等地亲自体验冰雪。未来的实践中,或将有高校参与理论传播并提供学术支持。
2 奥林匹克教育的含义与价值
2.1 奥林匹克教育的含义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教育,古希腊平衡教育思想是古奥运产生的重要文化动因。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的教育程度由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壮程度体现,因此追求健与美的身体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深受这种教育思想的启迪,在复兴奥运会之初,便将教育功能定义为奥运会的核心价值。并且希望通过复兴古希腊体育教育思想,引起人们对体育的重视。顾拜旦为体育注人新的内涵,他认为体育要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和教育青年,而不仅是肢体运动。他尝试将体育融人到教育中,由此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困。
奥林匹克教育强调动态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包含广泛的体育思想。奥林匹克精神、理念,体育哲学与美学,是对体育教育中“育”的补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奥林匹克教育不是严格的说教,而是将重点转向人的平衡发展、全面发展。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让青少年感受到美与尊严,体验到快乐,将其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品质和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2.2 冬奥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
在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古希腊,人们非常看重体育,体育训练的目的不只是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而是培养健康的公民。体育教育渗透到教育领域,要求先于智育进行,身体健全是智力健全的基础。古希腊人眼中,体育的最大特点是“自由自在与无拘无束”。这些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对学生自由发展的顺应和尊重。西方体育在中国已经历百年发展,然而当前国人对体育,尤其学校体育的认识仍没有摆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固有观念。中国教育过分强调围绕应试进行的智育,对体育的理解存在严重偏见。功利、僵化的模式使学生从小被捆绑在“学习”的枷锁中,甚至背负着在此年龄不该有的负担和压力。许多人在学业的压迫中成长,没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和追求。
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再次为奥林匹克教育的深人推广提供契机。以学生为本,促进其身心自由、和谐发展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出发点。在动态活动形式中,让学生学会参与、选择、竞争、尊重、友好,感受到体育为身心带来的解放,由此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自信与快乐,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价值。此外,与夏奥会不同,冬奥会对于气候和环境的特殊要求,能够使得体现着“坚持”、“拼搏”、“顽强”等品质的奥运精神更加深人人心,具有对青少年更深刻的励志作用。对绿色奥运理念的教育也由于同自然环境的结合而产生效果。
3 “冰雪进校园”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结合意义
3.1 促进冬奥精神与理念的传播
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就是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以体育运动为途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是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这样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氛围,才能培养有视野和胸怀的世界公民,真正实现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和平。
冰雪进校园不仅讲授项目知识和技能,结合奥林匹克教育,能使奥运理念更深人人心。例如赛事举办地崇礼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亲自实践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使青少年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彰显冬奥和冰雪的魅力,这正是对绿色奥运理念的解读。
公众对奥林匹克价值的理解普遍缺失,认为奥运会与其他赛事无异。借助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冰雪进校园等政策,宣传奥林匹克思想,从青少年开始了解冬奥,认识到奥运不只是运动会,更是丰富、有内涵,具有人文精神的。
3.2 对体育教育中“育”的补充
奥林匹克主义认为,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一个重要前提是与教育融为一体为更好实现教育目的,竞技运动要与文化结合。因此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教育有着本质区别,除了包含体育的内涵,还有对文化、美学、艺术、哲学等内容的传播。
在中国,人们对体育持有偏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价值。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过度注重“体”,强调技巧、动作的教授,没有在思想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在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中,体育是健与美、美与尊严的表达。奥林匹克教育的注人,能够拓宽青少年眼界,发挥体育中“育”的作用。
从项目特征和环境上看,冰雪运动是对青少年身心智的综合锻炼。参与冰雪的同时,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树立“自我超越、竭尽全力”的观念,能够在体育之外的其他领域产生持久影响。同时,改变外界对体育的认知,促进整个社会在意识上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将体育发展为自觉行为。
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这一话题已被热议多年,很多政策在引导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锻炼。尽管如此,体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一直没有被摆正。一方面,长期的忽视使得体育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正名;另一方面,由于备受考核标准的束缚,很多学生心目中体育的地位不高,不少学生上体育课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达到测评标准,甚至为了考试突击训练,一旦体测结束,仍然不会主动参与锻炼。尤其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身体活动少,体育的课时本就不多,但一些学生仍对每周仅一两次的锻炼机会产生抵触情绪。传统以考核为主线的体育课形式,无法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终身锻炼的习惯。
结合冰雪进校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强调参与,融人体育精神与思想的教育,是对体育课内容的拓展。讲解冬奥项目,奥运文化、围绕奥林匹克主题设计体育课程,注重趣味性和丰富性,体现体育课的独特。不像其他理论课程一样,与考核过度捆绑,体育课要鼓励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和学习,最终目的是学会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不应是任何形式的强迫。并且与数理化等课程的应试目的不同,体育课是一种运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它的作用会影响人一生,从这一角度讲,体育的重要性超过其他课程。
3.4 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古希腊对于合格公民的描述是:身体健壮,动作协调,态度从容,谈吐得体,目光中闪烁着智慧与仁慈的光芒,具有整体与雕塑感「川在西方,没有体育习惯的人是被轻视的,被认为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在中国,体育的文化意识需要普及。成功的教育不是将学生培养成机械、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对塑造其健全人格。在众多学利一中,体育最具备这种功能。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参与、竞争、拼搏、进取等品质,能够促进身、心、智、德、才、思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青少年。教会他们深人理解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树立尊重优胜、不断超越、活出自我的人生态度。
奥林匹克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助推剂,始终围绕青少年的健康、快乐和成长。在冰雪进校园的实践中不断融人,展现冬奥本身包容、开发、和谐的内涵。在项目实践中,培养青少年的自信、选择和思考。理解奥林匹克哲学中的和谐、和平、尊严、友谊、自由,真正顺应青少年的天性和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冬奥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传播途径,两者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奥运精神与理念的传递、体育教育的补充、体育课程形式、青少年人格塑造等方面
奥林匹克教育的推广空间很大。以冬奥会、“冰雪运动进校园”为契机,进行深人的奥林匹克教育,不仅使我国青少年受益,也是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弘扬的需要。
外界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依然存有偏见。在众多学科、甚至公众意识中,很多人认为体育不是需求,事实上体育具有对人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各方面,不是单一的“体”。作为对体育教育的补充,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更够更好地实现体育的目的。
4.2 建议
探索新的结合形式,在“冰雪运动进校园”与奥林匹克教育的活动中以更加多元、趣味的方式讲解项目、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开展项目体验。让亲身参与的学生建立对于冰雪和冬奥的深刻印象。
注重体育教育中“育”的作用。通过“育”的培养改变人们对体育文化认识缺失的现状。体育的真正价值是无形的,需要有文化和内涵的注人,才能使体育具有说服力,使人们认识到体育的意义。
发挥多方力量,鼓励政府、社会组织、高校参与“冰雪运动进校园”。政府进行政策引导,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带动企业的参与,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实践机会。同时,高校以学术支持形式进行宣讲和研究,将更多学术成果服务于冰雪及奥林匹克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北京申办冬奥将带动3亿民众参与冰雪运动[Z].2015
[2]搜狐体育.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一2025年)》[Z].2016.11.
[3]中国学网.《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Z].2016.07.
[4]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体育利一学,2016,36(4);3-10
[5]杨搜,许红霞,曹萍,刘大年.论古代奥运会的兴起与衰落[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