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中区域文化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区域文化融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在查阅了相关学术论文和其他资料后,可以发现,高校中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在积极地融人区域文化这个要素。例如,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其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特别是非文科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校都将大学语文当成了中学语文的进阶模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故此,相关学者和教育一线的教师已经提出了将区域文化融人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一建议,希望能够借此改变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枯燥单一的模式,让高等教育能够和地方文化更紧密地融合,甚至起到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作用。
除了诸如大学语文这样的人文类必修课程之外,我们还发现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地对公选课以及专业课进行改革,将区域文化融人到日常课堂教学当中。而将区域文化融人到课程之中,其明显优势就是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课堂的讲授式学习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经过自身体验后得出的,并非来自教师的强硬灌输。
二、微电影在区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倘若仅仅是在课堂上将微电影作为教学资源播放给学生观看,其实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微电影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其最简单的模式是由教师提供或者拍摄微电影视频教学资源,再分享给学生,让其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进行观看,然后回到课堂里针对相关间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针对区域文化教学而言,其所选取的微电影视频应注重美感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就其中体现出的具体间题有所反思。此外,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的微电影视频教学资源。高校教师在教授相应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也对相关领域有着深人、广博的研究,其所掌握的教学资源相对丰富,而微电影的制作方式较为简单,时长较短,教师可以进行汇总,将其制作成微电影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
在艺术类院校中,除了教师提供微电影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发的微电影拍摄、制作。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们对于制作影视资源方面的动手能力较强,通过对相关题材的微电影制作,可以加强其对课程中难点、重点的理解。针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鼓励其拍摄微电影可以增强其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特别是在针对区域文化方面,如果学生能够对相关内容进行钻研,可将其作为选题来进行拍摄、制作,完成的作品可参加相关的微电影展演或比赛。
三、微电影应用于区域文化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诚如上文所述,利用微电影教学切忌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不应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准备不足的填补剂。学生在观看了相应的微电影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应与学生针对相关间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具体间题展开细致的分析。教师应通过提出间题和布置任务等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提供框架支撑,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间题来观看相关的微电影视频,使其能够有的放矢。
不应仅仅依靠微电影教学资源来教授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还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其他相关种类的学习资源,如有目的地开展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甚至可以针对具体课题开展田野调查。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与灵活应变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运用,应该注意学生的使用效果的反馈。这是对于教学方式改进的最直观的方式,也是如何评价一个教学方式,更是教学方法是否值得发展的最根本原则。区域文化中,对于区域教学的成果检验,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检验达到,其中微电影新的教学方式的引人,使得教学方式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是学生新的教学接受方式。对于教学成果的检测,微电影的艺术性的提高以及知识量的制作和结构,是最好的检测教学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现今的教学技术的发展引领着微电影等新的教学方式带人课堂,使得学生们的教学接受方式产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在教学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极力探求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进人学习,进人实践。区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新的教学技术的加人和发展,微电影的教学方式使得区域文化直观性强、教育性突出,是最新、最值得发展的教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中为区域文化建设做出了最基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