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或者称为转化研究已经得到国际和国内玫府与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美国和欧盟都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研究体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哈佛大学在既往的转化医学研究中扮演着倡导者和引领者约地位。国内各大医学院校已经成立了一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已经开展了转化医学研究工作,玫府层面也对转化医学给予了高度重视。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转化医学大会”。2009年生月,中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湘雅医院挂牌成立。2011年2月,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国医药企业首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中医学界已经充分认识到转化医学研究的迫切性。2010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约“2010年中药转化医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与中医思想相通,其兴起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机遇。希望此领域常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产、学、研结合的队伍来研究、探讨,做好转化医学研究,也希望企业参与,以促使医、产、学、研、资真正结合。
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在指导思想和学科发展模式等方面与其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要进行中噩转化医学研究,必须分析转化医学在中医学领域约内涵,这样才能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更有效地推动中医转化医学研究。
1 转化医学的背景和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因如此,人类疾病谱不断地发生变化,以肿富、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索致病疾病的比例逐渐增加。传统研究模式在这些疾病的研究中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这些疾病的预防和诊治需求。另外,随着医学研究的深人,分子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前沿,大量的研究被局限在实验室,并未对临床产生预期的指导作用。单纯的基础研究离实际临床应用越来越远,基础与临床如何密切结合成为疾病研究的关键问题。例如,全球耗费巨额资金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等全球性基础研究,期待从基因水平区别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的不同,进一步了解肿瘤细胞转移机理和遗传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发生机制。但是由于相关临床医学实践过于有限,这样的研究最终未能对临床医学做出应有贡献。
转化医学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其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通常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其核心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成为临床诊疗手段。但是随着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定义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转化医学更广泛的意义指将研究结果、结论应用到日常临床及健康保健工作中,即从健康供给出发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强调患者的旱期检查和疾病的旱期评估。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人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因此转化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2 中医学发展借鉴转化医学思想的必要性
纵观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是相当密切的,理论转化为临床手段的例子俯拾皆是。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运气学说以及经络流注理论的演变,到金元医家的创新,再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体现着中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的特点。可以说,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新的观念通过临床实践转化为中医理论的历史,新的理论假说在临床的应用是中医学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环境大大改善,新理论和新观念应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循证依据。要取得循证依据显然不是某一个人能胜任的,即使是研究团队,也需要有合理的专业构成。因此当代中医学要求借鉴转化医学思想,构建多学科专业组成的联合体,让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中医学科发展。
3 以转化医学理念考量中医研究领域的问题
现代医学在多因索致病疾病的研究和深人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基础医学、药物开发以及临床治疗相互脱节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化医学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转化医学在本质上是针对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互脱节的应对方案。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同样受到这样的困扰。
3.1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中医的整体观要求在天人相应的高度研究人体,这种研究涉及的学科极其广泛,其复杂性远远超出对多因索致病疾病的研究。但是在目前临床工作中理论的推广应用需要必要的临床证据,可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如同风毛麟角。在缺乏证据的条件下,很多原本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被束之高阁,很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发生脱节。比如运气学说和子厂几流注,原本是临床必备的知识,现代临床工作中却被淡化甚至忘却了。
3.2 现代医学指标和中医临床实践脱节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医学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对患者进行各种理化检查是中医诊疗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环节。目前中医对于现代医学指标多数只能做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解释。这样的现状不但凸显了中医临床实践中理化检查和中医辨证的脱节,而且无益于中医临床实践的整体观。国内已经有一些团队开始着手从整体观出发研究现代医学指标。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研究是零星的、散在的,在总体上缺乏有效的学术支撑。
3.3 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为了揭示中医学科学内涵,中医科研工作中引人了许多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一些基础性研究成果实际上并不能直接为中医临床技术的提高服务,甚至某些研究的科学提示作用都非常有限。表面上看,中医在这个方面的脱节和现代医学面临的状况比较相似。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医学较现代医学更加注重整体观,那么这种过于偏向基础的研究对中医临床的意义要小得多。因此中医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个体上看更加突出。
转化医学思想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在本质上应该是针对上述脱节现象的解决方案。其内涵应包括经典理论的临床循证研究、现代医学指标的整体观研究(中医化)和由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转化研究。其核心是提升中医临床诊疗能力。
4 中医转化医学策略
转化医学强调患者的旱期检查和疾病的旱期评估,这种观点契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目前转化医学体现的个体化诊疗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与中医诊疗特色相似。转化医学的目标是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医学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这也正是中医理论发展的路线。又由于转化医学要求多学科协作,而这正符合中医药科学研究趋势。因为二者有诸多结合点,所以转化医学的兴起是中医学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
转化医学的核心思路是研究服务于临床。因此中医转化医学应该一方面着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宜技术并积极推广到社区医疗,重视旱发现旱治疗,将疾病防治重心下移到社区、农村。如将病程长、进展恶化的难治性疾病老年期痴呆的防治工作转移至旱期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深人社区、农村、家庭筛查目标老年人群。另一方面,重视预防,将重大疾病防治关日前移,如针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中风病防治关日转移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高危因索。在整体观指导下探索传统诊断与理化检查相结合的疾病预测方法,更有效地提高中医防治疾病的能力。应该挖掘传统理论的科学含义并研究其合理性,使其切实指导临床治疗。分析名老中医经验,通过临床研究检验其临床价值,促使其服务于临床。要通过适宜的形式组织对转化医学的学习和讨论,在团队内部达成共识。转化研究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