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哲学中,“器”和“物”是两个往往可以互换的词语。它们在不同语境中可有不同含义。但细究起来,“器”主要指人造之物,而“物”则可泛指人造之物和天然之物。
作为人造之物的“器”是人类造物活动—即工程活动—的结果。人类通过工程活动而造出了器物,或曰人工物。人工物或器物是人类有意识的物质创造活动—即工程活动—的产物。工程哲学的基本对象是研究作为造物活动的工程活动,工程哲学的基本哲学薇言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造物故我在”
应该注意,所谓“造物”之“物”,是指与“自然”和“社会”相对待之“物”,亦即“人造物”或“器物”,更准确地说就是“器”。因为“造物”已是一个“固有词语”,工程哲学也就沿袭而使用了“造物”这个词语。还应申明的一点是,工程哲学所研究的造物活动涵盖了物质、能量、信息三类工程活动。
由于工程哲学以研究“器物创造活动”为基本对象,于是,道器关系在工程哲学领域中就成为了对造物主题和造物活动的哲学研究。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天然”的“自然”,而工程活动的任务是创造人工物,即人为的器物。工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工程人才,即从事工程活动的造物者;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即造物能力。工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传授工程知识和养成学生的工程能力。于是,与造物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器”和“道器关系”就成为了工程教育和工程教育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范畴。
工程哲学认为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具有本体的位置,工程活动绝不是科学活动的衍生物或派生物(殷瑞钮等,工程方法和工程方法论也绝不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的衍生物或派生物。工程哲学的这个基本观点对工程教育的启示就是:工程教育绝不是利一学教育的衍生物或派生物,工程人才绝不是利学人才的衍生物或派生物。
以下再谈中国哲学史上对道器关系的认识。
在中国哲学史上,从老子和孔子开始,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都关注了道器关系问题。《老子》第十一章云“蜒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但老子和孔子都未把“器”看作一个理论范畴。真正在理论上使道和器成为一对哲学范畴始于《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明确提出“道”和“器”是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意义重大。中外许多哲学家往往都只关注“物”这个范畴,而忽视了“器”这个范畴,但《系辞》却凸显了“器”这个范畴,而对“器”的凸显就意味着对人的物质创造活动即工程活动的重视。可是,《系辞》的这个论断中只强调了道和器的分野,而忽视了道和器的相互渗透,这又埋下了割裂道器关系的隐患。
我国古代许多哲学家都涉及了道器关系。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这就把道器关系与体用关系结合起来了。宋代的二程,不赞成把道和器截然分开,程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但他们理论体系的重点仍然在道上。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道包含天道、地道和人道,因而,所谓道器关系也就要同时涉及天道、地道和人道与器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真正能够对道器关系提出全新认识和观点的是王夫之。
王夫之明确主张“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他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王夫之又说:“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醒璧币钟馨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可以说,王夫之提出的这个“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无其器则无其道”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真是振聋发绩的声音。
可是,王夫之生前其著作隐没不彰,其关于道器关系的观点并未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张岱年说:“天下唯器的见解在中国哲学史中,实鲜见仅有”,他同时又对王夫之未能充分发挥这个观点表示惋惜。解放后,虽然许多中国哲学史专家都对王夫之的“天下惟器”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整体而言,“重道轻器”的观点和倾向似乎仍然是哲学史理论界的主流。而更加发人深省的是,虽然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都注意发掘和引用中国哲学史中的有关观点或名言,但鲜见有“中国哲学史界之外的学者”弘扬和引用“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无其器则无其道”这几个观点。
应该注意,虽然“道器合一”“道在器中”可以成为“一般哲学”、工程哲学和工程教育哲学的共同原理或共同原则,但“道器合一”“道在器中”在这三个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含义和解释还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在工程教育和工程教育哲学领域,需要对这个观点有更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工程教育哲学中的道器关系涉及了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问题和工程人才的本性和特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中仅顺便涉及了道器关系视野中利一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关系,对于道器关系视野中的其他许多问题—包括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关系—的讨论将在本系列论文的后续文章中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