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主义绵延几个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危害骇人听闻。怎样把反犹主义的全貌系统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引以为鉴,这是摆在犹太文化研究专家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反犹主义》以详尽的史料和科学的论证,出色地解答了这个课题。
在《反犹主义》的导言中,作者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反犹主义的八大基本特征,即普遍性、持续性、暴虐性、非理性(或日荒谬性)、潜意识性、概全性、再造性、反以性。对于这八大特征,作者都有详细的论述,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作者指出,“历史上,几乎任何有一定数量犹太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国家都曾把犹太人视为异己、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其进行歧视和迫害”,“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没有驱逐过居住在其中的犹太人”。反犹主义从“产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非但从来没有消失过,而且愈演愈烈”。事实证明,反犹主义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其对象的存在与否。也就是说,反犹主义并不会因犹太人的不存在而消失,也不会因犹太人的离去而止息。几乎在所有犹太人生活过的国家,犹太人都曾是毒打、折磨和屠杀的对象,而原因仅仅是他们是犹太人。这表明,许多“反犹主义言行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与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充分显示出反犹主义的荒谬性。
作者还指出,“在反犹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一部分反犹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深层意识融入一般人对世界、对犹太人的基本看法当中,并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定式,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由此也导致反犹主义“把矛头指向生活在不同时期或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甚至出现“全体犹太人必须为一个人的行为负全责”的荒唐现象。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反犹主义导致新生的反犹主义”,“到了现当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现代以色列国成立以来,反犹主义呈现一种新的特征—反以性,即通过反对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来表达反犹主义。这在国际问题上,在中东和巴以冲突中,拿以色列说事表现得最为显著”。
反犹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反犹主义的种种表现,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直至20世纪不同时期的反犹主义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揭示和阐述,展现了一幅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历史全景图。其中,有古希腊罗马时期对犹太人的“族群偏见和政治打压”;有中世纪时期对犹太人的宗教攻击和妖魔化,以及后来一直延续的强行驱逐;有十字军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杀戮;有凭空捏造强加在犹太人头上的“宿主裹读罪”和“血祭诽谤”;有无视科学、诬蔑犹太人带来黑死病的荒诞指控;有对犹太人经济活动的法律禁止和强行打压;有把犹太人隔离隔绝、设立犹太标志的歧视和迫害;更有发生在20世纪,把犹太人关进集中营,企图实施“最后解决”灭绝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
上述反犹主义的种种表现,不仅使犹太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散民族,成为倍受欺凌和迫害的少数族群,被剥夺了生存的基本权利,而且把对犹太人的诬蔑和诽谤转化为一种歧视犹太民族的思想观念,作为文化基因长期沉淀下来,深深地扎根于非犹太人的心中,经久流传,贻害无穷。作者把反犹主义的影响和危害揭示、剖析得如此深刻,充分显示出学术研究的科学严谨和文化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入思考和对犹太民族的悯惜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