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PI CKERI NG和GARROD在2004年提出的互动协同模式(I 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 ),认为话语双方是在语言层面和情境模式中进行相互配合适应与动态调整,结合对话中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使双方信息得以顺畅交流[n0“读后续写”这一外语学习途径最初由王初明教授在2010年提出,他认为,语言的输人与输出应紧密相连,遵循“互动斗理解斗协同斗产出斗习得”模式,而“读后续写”这一学习方法可以强化语言学习中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内生动力来创造内容、输出语言,引发拉平效应。王初明教授与其学生们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对“读后续写”的能力培养、设计操作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归纳。但“读后续写”的协同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顾名思义,“读后续写”是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它给予学生一定长度的英语阅读材料,抹去文章的中间和结尾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工作,补全内容。它是借助上下文,通过人与阅读材料之间发生的互动协同作用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法。无论是叙事文体还是论说文体,只要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文章都可进行续写,分析这两种文体在“读后续写”的语篇协同层面的共性与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英语叙事文体与论说文体“读后续写”语篇协同之共同特征
首先,主题观点一致性。文章主题与作者观点是贯穿于整个语篇理解中的核心因素,叙事和论说的主题与观点应在续写过程中与原文语篇相互协调,趋于一致,才能有效地保持文章的主题延续与观点统一。若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主题观点偏颇或相左,则无法保持语篇中主题和态度的连贯性与合理性。
其次,内容信息完整性。在叙事文体中,故事遵循记叙文体特征,其续写部分应保留原文所出现的人物、情节和场景信息;论说文体则需建立在原文论点和论据的判断基础上,延续原文的论述主张,并提出与原文观点相符的新论点与论据。因此,两种文体的“读后续写”必须模仿并遵循原文文本信息,并进行动态性、创造性的语篇内容协同,使全文内容保持完整性。
再次,逻辑思维合理性。逻辑思维的合理性体现在英语原文与续写段落之间的概念梳理、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等情境判断之中。叙事文体续写需保持与原文人物、地点、时间、因果关系一致的情节安排合理性,论说文体则维系原文论点、论据、论证所与其续写部分的逻辑相符性,均展现语篇层面上“读后续写”的逻辑协同特征。
另外,语言连接顺畅性。“读后续写”既是模仿,又是创造。在语篇材料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习得原文用语,并在表达新内容的同时,创造性地模仿源语文本。在叙事文体和论说文体都可出现词块与句型的重复运用,同时,在语篇中适当运用表达时间、因果或递进等关系的连接词,使前后语篇语言连接自然,行文流畅。
最后,文章体裁统一性。无论是哪种文体的英语文章,原文与续写的文章体裁必须保持一致。叙事文体的记叙性,论说文体的说理性,应在阅读与续写中相互协同互动,延续其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保持其语篇体裁的统一性。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写作训练方法,它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英语语篇意义,还需根据原文语篇进行推理、判断并完成写作练习,在语言输人与输出的协同效应过程中,学生可习得语言,提高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同文体的英语文章在“读后续写”的语篇协同过程中有其共同之处,亦在时制时间、逻辑意义、词汇衔接和人际意义上展现出不同特征。因此,在叙事文体和论说文体等不同体裁文章的“读后续写”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并在“读后续写”的教学模式与作品评价中予以体现,以有效推动这一学习方法的教学实践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