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唱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唱步骤,艺术理论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歌唱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声体系。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习歌唱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才能到达歌唱艺术的巅峰。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唱原则,在歌唱训练中重点体现在要夯实中声区的基础,再去扩展两边的音区。上课时先让学生在最容易唱的自然音域里练声,为学生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声区基础。换声点周围的音要多练,特别是小字一组F~C之间的音要多练,把中声区唱的很顺畅、自如,气息均匀连贯、声音均衡统一。高音区唱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中声区的感觉对不对,中声区对了高音的问题解决就很容易。如果忽视中低声区基础性练习,就会在学习中走弯路,从而影响学习的进程。有些教师过早扩大学生的音域和发展音量,选用的教材过深、练习过重,滥发高音和过度使用嗓音,让学生唱一些力不能及的大作品,导致嗓音疾病的产生。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选用适合的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掌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包含声乐学习的阶段性,在选择声乐教材时,老师要根据学生演唱水平的程度来确定演唱曲目,学习者绝不能一味贪图大作品,违背教学原则,这是极其危险的,从艺术嗓音保健上来讲,都是导致嗓音疾病的重要诱因,老师更不能看到学生的本钱好,过度开发学生的嗓音潜能,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积累学习,脚踏实地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的集中注意力到注意力的多种分配,经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学唱步骤,逐步树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和满满的自信心。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生理素质、音乐基本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声乐器,生理构造上存在个体差异,具备不同的嗓音条件:音色、音质各不相同,因而在声乐学习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声部鉴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嗓音条件、性格特点、音乐、心理及文化素质等不同的特点,并且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布置符合现阶段学习程度的曲目,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教师也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弥补教学中存在的短板,把握好教学原则,切忌把教学方法程式化的“一刀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声乐要特别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活动中,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切忌搞空洞、繁琐的理论,避免一味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技能技巧、声乐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引导下,经过不断的训练和舞台实践,让学生逐步加深和理解有关歌唱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四)歌唱的整体观
歌唱是以喉部为中心的整体协调运动。它是有关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咬字器官等,在高级神经活动参与下的整体的协调运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树立整体观念。用宏观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声乐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将歌唱的呼吸、共鸣、喉咙松开、声音位置等歌唱要素分割开来进行单一的训练和学习。如不能只讲呼吸不讲共鸣,只强调歌唱位置而忽视气息的支持,要建立统一整体观念,协调好参与歌唱发声的各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