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启发
国家“十三五”食品工业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当前食品领域重点科技工作集中于营养优化、智能加工、冷链物流与全程控制等技术领域。智能化、连续化、自动化成为食品行业发展关键词。
一、转杏观念.优化培养樟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要更加强调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为导向,人才培养不仅仅关注知识水平,更需要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科建设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2016年,全国已取消涉及25个省份,175所高校的576个学位点,学位点撤销原因多数因为就业质量差,学生研究成绩不足。紧扣市场需求就要优化专业结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着力设置新兴理论、新兴技术教育课程,如“低碳制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冷链物流”等食品高新技术课程。升级传统专业,适
当删减与本专业定位不相符合的老旧专业,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构更加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
2、完善创新创业科技活动的形式和规模
当前,就创新创业科技活动设置角度讲,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已经联合湖北梁湖爽润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德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建始天龙实业有限公司、利川市多仁多实业有限公司、襄阳中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研发和
就业基地。
目前,本专业与以上基地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各项工作运行良好,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学生已在以上单位担任业务骨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今后,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增强校所、校校甚至国际间的科技活动。
3、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
健康有效的高校发展模式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就业实力上具有天然优势。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提高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实施好科教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配置,提升实验中心综合利用率。
对此,湖北工业大学提出了新型的“3十1”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采用在校学习三年加工厂实践一年的形式,转移实验教学阵地,在工厂成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型实验教学基地,使学生切实将实验操作能力向实际生产转化。
二、遵循工程教育规律,注重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流的新工科建设要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转型升级。
1、解决课程设置偏理化的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目前已发展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多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以我院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为例,目前已开设食品化学类、食品微生物类、加工制造类和分析与检测类,课程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实验系列已经
开设《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实验》等。课程体系比较完备,但也存在课程体系偏理化的间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工程类专业,其工程类课程设置不足,少数已开设的工程类课程也仅仅涉及理解原理的层面,有严重的理学倾向110]。借助新工科的启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健全工程类知识的渗透,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蓝本,强化工科特色。
2、注重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食品行业人才需求领域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品质控制、分析检测、食品工厂设计等诸多方面。因而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也对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较高要求。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中要强调“宽口径”,除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外,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食品创新设计》《美食鉴赏与饮食文化》等课程,可适当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讲授,提高生产实践环节课时比例,如食品企业认识实践、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与工厂设计等环节。将动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课程体系。
3、充实工程伦理教育,关注食品安全
食品产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食品安全和环境间题是食品行业进步进程中的两大“命门”,食品安全风险贯穿从原料到产品的诸多环节。伴随食品加工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了生态失衡、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这就涉及到职业道德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实践伦理”。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从职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角度,提升食品行业从业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坚持开放协同,持续推进协同育人
1、教学与生产实际协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集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要将食品行业生产标准、加工标准以及流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监测融入学科教育质量评估之中。如针对食品工艺学课程设置主要面向食品加工行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特点,强化“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标准的实施,从原料、设施设备、人员、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按照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模拟一套更加全面而完备的企业操作环境,在实验室的小环境里训练和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使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新型师资力量协同
营造一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面貌,优良的教师队伍是重要保证,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合理引进高水平教师甚至企业相关工作者担任高校教师,或者定期聘清食品企业家或食品企业高管来校举办创新创业指导讲座,增加在校教师与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的交流,使学生增加学习食品行业新生产、新政策和新标准的机会。借助高校与食品行业间的通力合作,促进行业间题的解决,同时改善在校教师轻实践的间题,互利互惠。
3、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以产业链为平台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一直是高校发展的热点,近十年来,在加强实践教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方面,湖北工业大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已经成立了包括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菲尔普斯亲水胶体实验和酿酒中试生产基地等在内的多个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后,为深入实施协同育人机制,可采用多种协同育人模式,如依靠政府主导开展区域协同,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选取具有代表性或产业特色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开展协同育人。同时,结合新型工业化的需求,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高新技术,依托已有的创新创业平台开拓便捷、低成本的众创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与资源。
新形势下,面对新工业体系的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当肩负起优化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为食品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重仟,以迎接新的挑战,适应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