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官方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的报告结果显示:部分体质项目测试指标呈上升趋势,而一些重要的体质项目测试指标(如力量、耐力等)仍在持续下降。体质健康是一个国家人口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必要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表现,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体育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
(一)体育工作者要有促进学校积极落实体育政策、法规的勇气和智慧 第一,体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的参与、配合学校体育工作方案的制定,要作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的主导者、制定者。要积极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学校考核重要的指标。第二,体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体育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督促学校要认真执行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第三,体育工作者要对照上级文件要求积极督促学校按要求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确保教学和学生有充分的场地、器材。
(二)体育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要将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作为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一,体育工作者不仅要督促学校认真履行学校体育职责,还应参与、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为学校体育工作建言献策。第二,体育工作者在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体育目标任务的同时,自觉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教学之余,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支持、协助学生自主创建体育社团,开展普适性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课余锻炼的积极性。
二、发挥组织监管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途径
(一)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组织监督作用,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检查
第一,教研组要积极地将学校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细化,责任到备课组,到每个体育教师。同时,要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纳入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的范畴,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教研组还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教研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和指导,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开展师徒结对、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组织专家对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第三,备课组在教研组的指导下,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及时对本年级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方案等进行整改。定期开设研讨课,帮助任课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共同探讨教学的组织和教法,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课堂教学架构,科学实施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走班选项教学模式。在实施选项教学中,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除了安排选项学习内容,还要安排一些田径、体操、身体素质等内容的学习。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时,要强调科学、合理、均衡的原则,要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提升,不能单一发展某一项素质。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适时展现体育者的个人魅力
体育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尽可能做到教材搭配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始终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体育教师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要充分展示自我个人魅力,要会把握课堂节奏、会调节课堂气氛。通过正确优美的示范,风趣幽默的语言,别具一格的教学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心情愉悦、情绪放松,从而愿意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
三、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
(一)普及运动保健知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认知水平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完成作业、考试当中,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学习就显得非常薄弱。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体质健康的认知停留在营养供给方面,但又不知道怎样通过营养来改善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些家长担心小孩身体虚弱,盲目的补充营养,从而造成肥胖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普及、丰富学生的体育健康理论,善于将运动、营养、卫生等保健知识有效地普及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充分的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学生、家长的健康的观念一旦改变,就会自觉主动地相应、参与到体育保健中来。其次,体育教师要善于开发体育保健课程,通过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疑虑,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并能根据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运动诊疗,有针对的开具运动处方,帮助恢复,让学生在锻炼中受益,从而更能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如,对心血管疾病的学生开具有氧运动处方,促进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运动系统有疾病的学生开具力量训练处方,以促进骨骼生长、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还可为学生开具预防保健处方,如近视眼、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防治等。另外,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保健、健身,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保健知识,如怎样通过锻炼增强抵抗力,怎样健美瘦身等等。
(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锻炼习惯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认为:“体育课既要有基础教学,也要有一些技能的培养,比如教会孩子们游泳、篮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的基本技术,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参与的兴趣,由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在课外运动的时候也不会显得无所适从。”心理学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之所以喜欢参加某些健身,是因为他在所喜欢的项目中收获了满足感、愉悦感,在练习中享受到激情、快乐,在团队中受到尊重、推崇而愿意从事该活动。而要保持这种感受就必须坚持锻炼,提升技能,日积月累才能逐渐形成锻炼的习惯。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实施选择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的锻炼项目,他就会主动参加锻炼。但感兴趣并不代表能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对所选项目的技术水平有效提高,不仅能够满足活动的需要,还能充分展现自我,并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怎样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呢?
第一,教学内容和教法选择对技能的教授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征求学生意见,在基本技术、战术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流行的技战术学习内容。
第二,战术教授过程中,同一种战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教授,并根据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战术应用的能力。
第三,组建社团,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技能的形成,需要时间反复训练,通过组织社团可以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四,定期组织各类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激发自身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五,参照相关标准,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技能标准。一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一项技能,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测试和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