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中国论文平台网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


 2006年5月20日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县彝族撒尼支系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是活在撒尼人心中的“我们民族的歌”,传唱于撒尼彝区的村村寨寨,已成为他们日常生产生活、婚丧礼节及风俗习惯的一部分。《阿诗玛》在撒尼人口头代代相传,l涂口头流传外,还有从古彝文抄本整理出的四十一个版本,《阿诗玛》汉文整理本发表后,在国外也受到重视,目前已有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版本在海外流传,引起丁极大反响。相比而言,口头流传的《阿诗玛》篇幅较短,最长的五百来行,最短的十多行精节简单或不完整。彝文记载的《阿诗玛》歌谣篇幅长,最长的达一千六百余行。无论是口传的《阿诗玛》还是从古彝文本整理出的汉文本《阿诗玛》,情节和人物形象基本是一致的由《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盼望》《哥哥阿黑回来丁》《马铃响来玉鸟唱》《比赛》《扣一虎》《射箭》《回声》组成,共十三章。   

 属于叙事诗的《阿诗玛》lunwenbox.com本该以朗诵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演唱来叙述情节。《阿诗玛》一般每句五言,与撒尼人的曲调相适应,它节奏齐整,抑扬顿挫,采用复杏环唱的形式,用大量排比句和层层递进的文学修辞手法连成音乐的循环往复,加深听者的记亿和理解。旋律以Do, Mi, Sol三个音为骨干音,调式为宫调式和角调式两类,以真假声结合的方法,采用《勒咪》(喜调)、《格咪》(出嫁调)、《维尔古咪》(绣花调)、《族木咪》(老人调)、《朔咪》(悲调)、《尔咪》(哭调)、《召咪》(骂调)、《迎咪》(逗调)、《咪傲咪》(犁地调)、《羌资咪》(月琴调)等曲调,用撒尼语演唱。出于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演唱者可自由处理音乐节奏、力度,歌唱里有平静的叙述,有沉重的叹息,有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悲愤。它的节奏受演唱者内心感情的支配,许多字句就是吟诵出来的。演唱形式既可独唱,也可对唱,还可以一人领唱众人合唱,领唱者唱诗词内容,众人唱衬词。《阿诗玛》既可以清唱,也可以乐器伴唱;既可以采用演唱者一人自弹自唱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演唱者演唱,多名乐手乐器伴奏的形式,不拘一格。伴奏乐器有月琴、三胡、小三弦、笛子(小笛、中笛、闷笛)、口弦、树叫一等,这些乐器可以单独伴奏,也可以用合奏的形式伴奏。    

石林县西街口乡寨黑村毕摩毕华玉和尾则乡宜政村民间艺人王玉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人用不同的方法演唱《阿诗玛》,毕华玉属毕摩调演唱法,王玉芳属民间调演唱法,二人是云南省首次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民间艺人。(本文由中国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http://www.lunwenbox.com 咨询客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