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农村是HFMD的高发地区,控制农村地区HFMD发病水平对疾病防控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HFMD健康教育主要以发放纸质宣传材料为主,由于农村地区儿童监护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宣传效果欠佳。为探索可行干预措施,在颖上县开展了干预试点工作,为评价试点工作的效果,对干预前后HFMD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及干预措施的可及性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 1调查对象颖上县4个乡镇的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本地区居住)6个月)。
1. 2抽样方法根据发病水平及地理位置随机选取4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个乡镇随机选取8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3 ~4个自然村,通过KISH表在每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名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
1. 3调查内容以原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y〕为依据,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儿童监护人HFMD知识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HFM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症状、重症有关知识、儿童卫生习惯、儿童监护人卫生习‘h。
1. 4干预方法采取了2轮干预,分别在2016年4月份、8月份进行,采取了同伴教育、播放村村通广播、发放短信、接种门诊播放视频、幼儿园播放视频等干预措施。
1. 5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统一编码,使用EpiData 3. 1建立数据库,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群知晓率计算:答对题数/回答总体数x100 %;单个题目知晓率计算:该题目答对人数/回答总人数x 100%;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样zx检验。检验水准。
2结果
2. 1一般情况此次共调查儿童监护人619人,其中干预组315人(50. 89% ),对照组304人( 49. 11 % ),干预组、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与儿童关系、是否患过HFMD等人群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干预前基线调查显示,干预组、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1. O1 % ,40. 8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 0. 029 ,P = 0. 864 )。见表1。2. 2不同人群知识知晓率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对照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 34% ,45. 86%,干预组、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丫=494.478 ,P <0. 001),不同人群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见表2。
2. 3不同知识知晓率干预后,儿童监护人各项HFMD防控知识均得到了提高,但关于“一次得了HFMD后,终生不再得此病?”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丫=3.504,P=0.061),同时重症早期识别症状知晓率提高也较少。
2. 4儿童监护人的卫生习惯干预后,儿童监护人卫生习惯均有所改善,其中“便后洗手”、“经常用肥皂洗手”和“给儿童喂食前洗手”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见表40(均有p<o.os>,儿童用具的卫生情况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o.os>。见表so2. 6干预措施的可及性通过对干预乡镇315户进行调查,二轮干预同伴教育平均可及率为48. 89 %,幼儿园播放宣传片、接种门诊播放宣传片、乡村广播的可及率均为30%左右,短信宣传的可及率最低,为12. 70%。
3讨论
HFMD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农村地区的J岁以下儿童[}3-SJ,自2009年起,发病数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病例多为轻症,部分病例可转为重症,甚至死亡,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共报告HFMD重症病例16万余例,死亡病例3 534例,严重威胁我国婴幼儿身体健康。由于HFMD传染J胜强、隐性感染率高、传播途径多样、E V71疫苗形成免疫屏障还需要时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众防病知识、改善卫生习惯仍然是目前最主要防控措施[is-is }。农村地区是HFMD高发地区,为做好HFMD防控工作,需要探索适合农村地区HFMD健康教育方式。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HFMD健康教育的研究,赵艳婷等通过在幼儿园、开设讲座、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周建红等采用社区播放视频;赵武通过模拟训练提高了配置84消毒液、卫生洗手的正确率。另外,在农村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廖枝成等、薛丽娟等采取同伴教育的方式,潘池梅等通过手机短信宣传传染病知识。综合前期国内研究结果,本次健康教育采取了同伴教育、发放短信、播放视频、播放广播及幼儿园宣传综合健康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