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同样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其一改关注“消极”方面的传统心理学,转向致力于培养和扩充人的“积极”层面,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试验,研究幸福,建立健全、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主动、融洽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和积极行为支持的研究。
在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中,积极情绪是十分重要地考察内容。研究者认为,个体无论对待过去、当下抑或未来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或满意快乐或悲伤哀怨,而不同的心理体验势必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差异,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因此,如何控制情绪成为积极心理学探索的主要论题之一lunwenbox.com。
在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中,快乐和希望的培养亦是其探讨的紧要方面。因为积极心理学是建立在“习得性乐观”理论的预设之下。在这种“自我管理”、“自我导向”的范式中,人们可以通过对个体潜在力地激发和挖掘“习得”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发现积极,体验积极,最终达到快乐幸福的人生目标。
最后,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简称PBS,是对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干预的系统方法,时下最流行的是“正念”也叫“超觉冥想法”。在“正念”的训练中,要求主体全然觉知并深入体察当下的对象,将“能观”与“所观”的壁垒逐渐消失,融为一体,有意识地觉察此刻的快乐与幸福。
1 情绪的控制
关于“情绪”是什么,学者们己经争论了近乎一百余年。功能主义认为:情绪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心理学现象。(Campos,1983)。心理学家阿诺德·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知觉趋向有益的、离开有害东西的体验倾向,此种倾向是接近或退避的生理模式(Arnold, 1960)。但无论“情绪”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人们都无法否认其对生活的必然影响。
在每个人的思维活动中,人、事、物大都与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生中的喜、怒、悲、乐,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在信息时,内心往往会编织出一套与情绪相关的心灵认知系统,将类似的生活经历存储于我们的心智之中。随着存储内容的不断积累,当个体恰逢相似场景时身体及内心的反应就会出现。因此,一些人出现了消极的人生倾向,例如忧郁、暴力、自杀等。经实验证明,这些人的消极倾向与早期心灵所储存的消极情绪有关。那么情绪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又该如何降低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认知心理学的始祖贝克(Aaron Tim Beck)认为,个体的情绪是由认知引发的。例如,当遇到危险时,情绪会变得紧张而焦虑;当被他人侵犯时,情绪会产生愤怒或急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分为两种,其一是立即反应式的,如由感官刺激而引发的情绪变化。另一种则是由思维或不同认知解释造成。例如,一个悲观的人,往往对过去或未来充满消极性的认知和解释。那么,人真的应该沉溺在过去陷入无底的深渊之中吗?
弗洛伊德将情绪比喻成一个被包围着的力量,在包围之中存在一层薄膜,类似于气球一样的东西,倘若情绪不从这个地方表达出来,便会从其他别的地方钻出来,故而弗洛伊德对待消极情绪的方法是:打开心胸,宣泄压力。但是,贝克发现,当抑郁者宣泄过往的伤害之时,每诉说一次伤口就被拉开一次,以致于程度越来越深最终走向极端。进而他将情绪理解为一种被薄膜包裹着的力量,但薄膜是可以穿透的。当某事发生时,人们会出现短暂性的情绪溢出现象,但是很快情绪会回到原先得范围之中。倘若对情绪置之不理,能量便会从薄膜中渗出使得情绪自然消散。这个过程积极心理学称之为情绪渗透作用(Emotional Osmosis)因此发泄式的情绪挣扎对于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毫无关联,只有内心得伟大和宽恕才是平静、满足和满意的正确途径。因为宽恕和伟大可以把仇恨或痛苦变为中性或积极的情绪,从而提升幸福感。在这里心理学家沃辛顿(Everett Worthington)提出了宽恕的五步骤一一REACHlunwenbox.com.
其中,R代表回忆(Recall),要求主体尽量客观地回忆发生的事件,不带任何主观上的情绪。弗洛伊德认为,人们身上发生的心理状况,尽管微不足道,也是由往事所决定。因此,过去会主导一个人的未来。例如,亲人身故、被虐待、离婚等都会使个体成年期的行为异常。而一遍又一遍的痛苦回忆只会将心中的伤痕逐渐加深。面对无法改变的往事,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不添加主观色彩的回忆才能释然于不幸者。
E代表移情(Empathize)站在施害者的角度体察对方加害的原因。可以假设很多种场景解释对方的行为。
鉴于此,沃辛顿列出以下理由以供参考:
a、当他人体察到危险时,会无意伤害无辜。
b、攻击者往往胆怯而忧郁或受到过某些伤害。
c、并非个人本意为之,特殊情景促成了伤害行为。
d、伤害发生时往往直接动手,没有经过理智性得思考。
A代表利他(Altruistic),所谓“施比受更幸福”,宽恕他人是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宽恕会使心情放松。正如诗中所说: “假如你想幸福…… 有一个时,就去睡个午觉。 有一整天,就去钓鱼。 有一个月,就去结婚。 有一整年,就去继承一笔遗产。 有一辈子,就去帮助别人。”
C代表承诺(commit),在大庭广众之下宽恕施害者。
H代表保持(hold),时常保持宽恕之心。 积极心理学通过试验的方式对REACH模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愤怒与紧张越少;乐观和健康就越多。你越能宽怒,宽怒的良好效果就越明显。;
2 乐观与希望的培养
乐观与希望可以使人抵御沮丧的打击,保持良好的挑战性并获得身体与内心的健康平静。乐观的人与悲观者在行为上有何不同,如何积极乐观的控制自我的内心世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塞利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发现,悲观者往往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通常将不幸的事看作永久而普遍的事件,把美好的事物归因于特殊而暂时情况。例如,他们常常抱怨“你总是很唠叨”、“我的老板是个吝音鬼”,“你从来不和我交流”。这里的“总是”、“从来”及对人的定性描述都属于永久性与普遍性的归因。对于好的事物悲观者常常会说“这次我真幸运”、“我很努力了”,“我的对手累了”。将好的方面总结为巧合、偶然或暂时性原因。 由此可见,永久性属于时间维度,普遍性属于空间维度,二者共同构成了个人对事件的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认为,永久性维度与个人放弃努力的程度有关。对坏事物永久性的解释风格会促成成长时期无助感的增加,而短暂性的认知方式则能够帮助无助感迅速消失。不仅如此,普遍性维度与“习得性无助”在生活中紧密相关。对坏事物普遍性的解释风格会将无助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而特殊性的认知方式只将无助维持在原本的存在地。因此对事物的解释风格一一永久性、普遍性归因还是暂时性、特殊性归因则是积极心理学寻找乐观与希望的两大支柱lunwenbox.com。
坏事可以有两种解释风格即用“无望的”与“充满希望的”方式予以区分。
无望的充满希望的
我总是这么笨拙。我今天身体不适,没发挥好。
女人都是母老虎。我妻子今天情绪不好。
这个病治愈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这个病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
同理,对于好的事也存在两种解释风格。
无望的充满希望的
我很幸运。我的能力真强。
我先生对那个人很友善。我先生是个善良的人。
中国会消灭藏独分子。中国会消灭所有敌人。
解释风格的不同导致的将是相去甚远的两种人生。然而如何培养乐观积极的解释风格,塞利格曼教授阐述了被称作ABCDE的模式步骤。A (adversity):指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当时自动浮现于大脑得各种想法与念头,C (consequence):表明此想法或念头产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驳,E (energization):指在反驳后所受到的启发。
当不好的事物发生时可以使用以上步骤对大脑产生的种种观念进行反驳,反驳消极观念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出证据,可以将不同证据全部写出来。随后搜集发生的原因,将注意力集中在可变的因素与特定的跟自己无关的因素中,通过“非灾难法”(Decatastrophizing)反驳各种普遍永久性观念,最终得出积极乐观的分析结果。试验证明通过以上ABCDE解释步骤的反复训练,悲观型的认知方式会逐渐转换成乐观的认知模式,从而收获快乐与希望。(本文由中国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http://www.lunwenbox.com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