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又名独角莲、野半夏等,以河南禹州产者为道地药材,故名禹白附,具有祛风痰、定惊、解毒散结卜痛之功效,为1h床常用的温化寒痰药,用于治疗惊风癫、破伤风、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等症。生品有毒偶有外用,内服多用制品。据本草考证其入药有关白附和禹白附两种,炮制方法自古就有较多记载。本文拟从其品种考证、炮制历史沿革及工艺研究方而进行归纳整理,为其炮制减毒机制的阐释、工艺传承和优化乃至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白附子临床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同名异物现象。白附子一名始载于汉代《名医别录》(“生蜀郡,三月采。主心痛、血痹、而上百病”),被列为下品 《神农本草经》(“出蜀郡,今不服有。凉州者生砂中。形似天雄……独茎,似鼠尾草,叶生穗间”f?l }和《新修本草》(“此物本出高丽,今出凉州以西,形似天雄……”对其产地形态均有描述。《海药本草》(“生东海又新罗国。苗与附子相似。大温,有小毒”中有新的产地及药性的记载。宋代《证类本草》(“形如天雄,新罗出者佳”和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生东海、新罗国。苗形如黑附子而小,其色白。用根,质类乌头而小,色白”的描述与之前类似。《本草纲目》(“白附子,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文有节”;“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指出其与乌头只是形态类似。《蜀本图经》(“出砂,溃下湿地。叶细,周匝生于穗间”)中的相关记载显示其所指类似于四川(蜀郡)盛产的天南星科独角莲。唐朝之后至明朝中叶,关于白附子从产地到形态的描述却非禹白附,而是与毛莫科黄花乌头相同。陈嘉漠《本草蒙荃》所述产地与生境(“白附子,巴郡凉州俱多,砂碳卑湿才有。与独角莲相似,其药图所示形态也类似于天南星科禹白附。《医宗必读》(“与黑附子非一类也”}明确指出白附子与乌头不同。由明朝河南祀县李中立的 《本草原始》中附图所示根形呈长方形或长卵形,中部稍绩缩,形如蚕茧,具环纹,并图注“色白”,与禹白附一致,与现今河南禹白附为道地药材相一致。《中国药用植物志》最早以“独角莲”入药,实为“禹白附”。可见明中叶以后本草载入的白附子为禹白附而非黄花乌头。1959年版《中药志》最先以禹白附、关白附作为药材商品名分别收录,之后二者以正名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其中关白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后被删除。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28种特殊管理毒性药中的“生白附子”,应指“禹白附”1种。《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02005年版)收录有关白附和禹白附两种,并注明关白附为浙江省习惯用药。至此白附子同名异物的混乱局而得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