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中国城市体育空间发展进程的分析可知,需求层次的升降与体育空间的兴衰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这种矛盾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初级层次的不需要外界反馈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第二,高级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已经出现并成为主导需求。这一崭新的定位揭示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需求层次,并决定了为适应这一层次需求而建设的体育空间的数量、规模和种类,从而找到了城市体育空间和市民需要之间矛盾的问题根源,为城市体育空间发展提供了方向。
1 实现尊重需求,树立文化自信,建构体育历史文化空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分低版本和高版本。低版本指的是获得他人的尊重,高版本指的是自尊。他人的尊重可能需要地位、名声和注意力,高版本的尊重需要自信。在中国,早在先秦的《吕氏春秋》中就强调“欲信人,必先自信”,当今社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体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实现高层次尊重需求的精神支撑。
城市体育空间是长期以来体育文化累积叠加的体现,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体育文化传承需要的载体,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体育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涌现出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运动员。同时,承办了多次大型全国和世界性的运动盛会,造就了不胜枚举的体育奇迹。然而,国家及各省市还很少有专门的体育空间承载这些闪光的历史,将其传承下去。构建相关体育博物馆、纪念馆、名人堂等具有历史内涵的体育空间,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体育的历史记忆,是鲜活的历史再现,将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时让世界各国从根源了解中国体育,进而更能深人地了解中国文化底蕴,信服和敬重中国文化。这不仅是情怀,更能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当代中国人高层次尊重的需要。
2 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普及全民健身,打造全方位体育空间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需求基本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相应出现。近代以来,从“洋操兵操”到“体育强国”,从“劳卫制”到“奥运争光计划”,体育在社会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唯独没有涉及个体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体发展,自我实现的层次需求是主导需求。因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当前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也是人民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的基本条件。这样,全民健身事业被提到重要地位。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由于个体不仅存在着外在的体质差异,还存在着内在的需求差异。因此,要解决体育空间与人民需求的矛盾,就要抓住“全”字,构建符合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市民需求的体育空间。一方面要继续扩充城市体育空间数量。国内城市体育场仍然较少,而且体育场个体规模宏大,平时市民参与程度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在建设体育空间时应采取“化整为零”策略,多建设中小型体育场馆,使其在数量和分布上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另一方面,要在多样性方面加以进一步思考。在全民健身和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更应注重体育空间的合理配置和相互转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更加重视社会体育空间投人和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属性,设置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社会体育空间,以期实现人民自我实现需求与体育空间建设的协调发展。
3 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提升国民需求层次,塑造新时代体育空间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这一理论正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环境与人民需求层次关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的需求层次一直维持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体育空间曾一度陷人萎缩。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需求层次开始呈现走高倾向,对体育空间的诉求也更加强烈,而这些诉求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稳定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人民需求层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在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前提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体系也将国家环境和人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新时代中国要努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的需求层次,在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塑造适应新时代的体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