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旱灾社会风险的演化并非一践而就、毫无章法,而是一个有步骤、分阶段的渐变过程。本文采用“生命周期理论”将农业旱灾社会风险演化划分为:孕育期、蔓延期、爆发期、衰退期、消亡期等5个阶段,见表。
1.孕育期
孕育期是农业旱灾引发社会风险的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致灾因子在孕灾环境中发生缓慢变化,即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由萌芽转向逐渐加重。孕育期也是致灾因子在孕灾环境中的萌芽期,属于前期准备阶段,致灾因子相当于“社会燃烧理论”中的“可燃物”,是“燃烧”的先决条件,而孕育期的作用是创造“可燃物”的有利生存环境。此时的干旱灾害只是处于萌芽阶段,降水量相对平时较少,属于相对正常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个阶段尚未发生灾情,农民持观望态度,期盼降雨的到来,媒体方面对此缺乏关注,政府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这一时期的农业旱灾尚未形成,而由其引发的社会风险也就尚不存在。
2.蔓延期
“生命周期理论”中的蔓延期是指事物由存在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本文将农业旱灾社会风险的蔓延期定义为干旱旱情比上期愈发严重、干旱影响逐渐扩大、超出农作物产区的承灾能力并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的阶段。这一阶段农业旱灾初步形成,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持续累积,有引发社会风险的较大可能。蔓延期尚未引发社会风险,但干旱灾害的影响相比于孕育期来说更大,潜藏着更大的危机,这一时期是农业旱灾能否形成和转化为社会风险较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如果人们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少农业旱灾的不良影响进而阻止其引发社会风险,但此时,如若政府、媒体、个人各行为主体和各个方面都选择漠不关心、听天由命,就很容易将蔓延期的农业旱灾社会风险推向下一阶段。
3.爆发期
爆发期是指农业旱灾引发的重大社会危害及经济损失不断相互作用及积累,加之某些行为主体负面思想传播的群体效应,促使旱灾不良影响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于灾变点触动社会风险爆发的时期。爆发期属于农业旱灾社会风险演化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农业旱灾的危害和破坏达到最大,人们的关注度也最高,是农业旱灾最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的灾变时期。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灾情认识不够,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破坏持续累积,使民众在心理上处于长时间的困扰和忧虑之中,加之邻里之间负面效应的相互传播和恐慌心理的相互影响,此阶段农业旱灾引发社会风险的可能性极大。相对于前两阶段,此时社会关注度较高,媒体对于灾情的动态会进行持续报道,政府也会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此时若政府、社会各界群体和受灾农户与个人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农业旱灾引发的不良影响,尽量降低损失和减少破坏、安抚受灾群众,那么,将有效阻止农业干旱灾害自然风险向社会风险的演化,如若不然则农业旱灾自然风险极有可能生成为社会风险,引爆现实的社会危机。
4.衰退期
衰退期是指在农业干旱灾害影响达到峰值之后,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或者政府、媒体、社会各界救灾行为的持续,农业旱灾的社会影响逐渐减弱。这段时期,虽然表面上灾情有所缓解,经济损失得到补偿或挽救,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但旱灾社会风险这种重大群体性事件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一时还难以消除,且农业旱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因此这一阶段农业旱灾对社会心理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未如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消磨殆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长时间持续存在。
5.消亡期
消亡期是指降水量逐渐增加到灾前水平,孕灾环境恢复到普通状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正常进行,政府救灾和重建工作也接近尾声,媒体也结束了对这次农业旱灾的有关报道。这一时期,孕灾因子持续存在,但由于经历过一场旱灾,该地区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都增强了,当然防旱救灾能力都相应的增强了。
上述农业干旱灾害社会风险演化要素及演化过程与机理用图2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