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表现方法中色彩语言的重要性
1935 年,美国影片“浮华世界”又译( 名利场) 的成功拍摄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出现,从而使色彩作为一种元素、手段、风格进入了银幕的世界,并在电影视觉应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起初人们对于电影色彩的认知仅停留在表达电影情节的阶段,如: 夕阳西下时橘红色的天空; 春天嫩绿的树芽等,观众通过一种客观的叙事般的色彩接受能力对电影情节进行辅助的感知。随着电影制作者对色彩能力的把控并且对其加之以艺术化,色彩在电影中有了特殊的功用与气质,它已经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促进了画面的艺术风格,并通过情节的递进产生的色彩的变化,使色彩更具有情感表达的功用。当然,色彩不仅仅表达情感,其拥有极广普的象征性与文化内涵,已经是一种具有象征性、充满了含义的大众语言。观众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存在着一种本能的要求,导演所呈现出来的画面首先被观众作为“整体”被认知,然后才会以局部的形式进行观看,而作为电影的表现者,将以相反的形式来思考如何表现电影的情感以及叙事,即通过对“局部”的设计以及拼接最终构建一个“整体”呈现出画面。随之源于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概念的提出,电影制作者将电影创作中色彩的应用推向理性的层次。视觉环境的营造、气氛的烘托、受众心理的引导等诸多电影语言的述求,确立了色彩在电影语言中视觉应用的地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其强烈的色彩叙情方式进一步论证了“格式塔”在电影艺术中的色彩应用原则。
2 格式塔中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格式塔,“Gestalt”的音译,于 20 世纪初由惠特海默、苛勒及卡夫卡三位心理学家创立于德国,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注重完形与整体组织而反对单一元素分析的理论体系。“整体”这一概念贯穿于整个格式塔心理学体系当中,笔者认为它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成就有以下两点: 一,整体不等于且大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具有后者所不具有的特征,且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 二,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心物场”这一概念,“场”的发现首先源自于物理学,后来心理学家们将此概念引入到心理学中,意指它是一种决定实际行为的应变和应力的系统,考夫卡曾经指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他把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而将被知觉的现实成为物理场。也就是说,人类感知世界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心理场和物理场二者的结合而成的“场”,即格式塔或者完形。也可认为是自我认知( 心理场) 和实际环境( 物理场) 的两极化,而物理场又可分为地理环境( 现实的环境,即事实) 和行为环境( 意想中的环境,即自我意识和错觉) ,具体行为来源于行为环境并且受制于行为环境,而行为环境同时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这两项因素相互运作的同时,心理场也在运作着。总的来说,有机的一项心理活动其实就是由心理场、地理环境、行为环境这三项因素相互运作而产生的。若把“自我认知”、“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比喻为风扇的三个叶片,把电能的作用理解为他们相互之间的张力,当风扇受张力作用旋转起来时,将形成一个由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场,即“心物场”,如图 1。
影片中颂莲的继母与老爷从未给过正面的镜头,继母尽管只图 1有声音,未有过镜头,但她的话、她的思想,即是酿成整部悲剧的源头以及当时妇女地位卑微的体现。老爷的背影永远是灰暗的,导演不需要描述他的容貌,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就是荧幕背后家长制的代表,剧中的四位姨太以及下人们都为了博取他的欢心而暗自谋划着。剧中下人雁儿与三姨太的死,颂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死于陈家所谓的“规矩”之下。另外,在创作结构上,创作者将故事分为四个阶段: 夏、秋、冬和第二年夏,利用“春”这一美好字眼的缺失讽刺当时的社会。而最后,第二年夏天五姨太的迎娶,似乎又是一场轮回的开始。导演在这一系列的暗喻中表现了当时的一个大背景——封建礼仪和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制与束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同的角色却有着不同的表现。